揭阳产业园聚力打造玉文化全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集群效应。图为百分玉器广场的玉器摊位吸引众多客商前来“淘宝”。林碧鸿 摄
□记者 蔡晓惠
连日来,位于揭东区磐东街道玉都大道北侧的揭阳缅商玉文化特色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打桩机、吊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有条不紊运行,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紧张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根根水泥桩被打入指定位置……作为我市首个现代化玉文化特色产业综合体,揭阳缅商玉文化特色产业基地项目的建设,是揭阳产业园推动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延伸拓展玉文化产业链条,夯实我市高质量发展产业根基的生动实践。
阶段来,揭阳产业园紧扣揭东区“一三三”发展思路,围绕“建设制造业链条联动的高效质优园区”定位,在推动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谋划、挖掘、吸引、培育先进产业,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目前,该园区已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五金塑料、新材料、现代物流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拥有规上工业企业77家、限上商业企业23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
转型升级,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新动能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构 建 现 代 化 产 业 体 系 是 加 快 高 质 量 发 展 的 重 要 引 擎,这也是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揭阳产业园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揭阳产业园把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作为“二次创业”重大任务,突出发挥园区平台带动效应和企业品牌效应,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切实提高产业链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作为揭阳产业园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冷轧不锈钢生产的广东润鑫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十分注重工艺技术的创新,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及工艺,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 研发团队的建立和培养。目前,企业共有专职研发人员55人,已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该公司销售经理郑宏锡告诉记者,得益于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企业的产能得到快速攀升。
在产业园另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合固五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伴随着铰链冲床铿锵有力的节拍,一个个铰链配件从机器中“喷涌而出”。“我们要打造五金行业有影响力的品牌,让揭阳五金制品走向世界。”该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尤正佳自信地说。她的这份底气源自于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近年来,该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取得累累硕果,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5项,其中,国外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多项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有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研发能力的加持下,揭阳产业园扎实推动五金不锈钢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布局不断优化,有效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新动能。
延链补链,聚力打造玉文化全产业链条
玉文化产业是揭阳产业园另一传统特色产业。揭阳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玉都”,玉文化产业历经百余年的传承和发展,已从最初的雕刻加工发展形成如今集原料购进、切割、设计、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主要集中在磐东街道,现有从业人员约10万人、商户近5000家、玉器设计和雕刻工作室300多家。
在百分玉器广场的天光墟市场里,一排排的玉器摊位前聚满了看货、拿货的游客、商家。“今年以来,我们玉器广场的生意十分火爆,特别是天光墟近千个摊位时常爆满,日均客流量达2000多人次。”广东玉商集团副总经理李丹妍告诉记者,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百分玉器广场积极创新发展模式,不断整合上下游产业,从最初商铺租赁的单一经营模式发展到如今的集玉石购销、玉器设计加工及贸易、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商业模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全产业链条。
作为揭阳产业园大力推动招商引资促进产业发展的新成果,预计总投资达13亿元的揭阳缅商玉文化特色产业基地项目于今年3月底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底前交付使用。据项目总负责人任智勇介绍,该项目涵盖了中国玉都玉石毛料交易中心(公盘)、中缅玉文化艺术馆、缅甸矿业公司总部、中缅玉文化风情街、玉器加工商务区、星级酒店以及配套公寓等,将实现涵盖原料购进、切割、设计、加工、展示、交易等的产业链“闭环式”生态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效应,促进产业整体升级。
筑巢引凤,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除了揭阳缅商玉文化特色产业基地项目外、菜鸟科技、英特兴业等一批重点项目也相继落地建设,这让揭阳产业园产业链培育步入快车道,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揭阳产业园充分发挥园区平台带动作用和企业品牌效应,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加快培育发展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枝繁巢暖引凤来。“我们有足够的基础优势吸引外来企业入驻。”揭阳产业园经济发展与投资促进局局长姚少东说,揭阳产业园是全省15个示范性产业园之一,先后获得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广东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等称号,拥有我市唯一一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园区已建成西部、南部、北部路网共24.28公里,拥有输变电站2座、污水处理厂2座,供水、供气、网络、银行、新能源公交线、企业孵化器、工业设计城、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齐全,还有充足的土地储备,企业在物流、用工、原材料等方面的成本较低。此外,在落实全市“1+1+12”产业政策的基础上,产业园还叠加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扶持实体经济10项措施,形成了园区特色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姚少东告诉记者,下一步,揭阳产业园将从两个方面下功夫:在增量上,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双招双引”工程;在存量上,对企业实施办事有规范、服务用心,事事有回应、结果暖心的“双有双心”工程,真正做到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全力推动园区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行稳致远。